earth.gif (82857 字节)

美 中 商 务
CHINAUS.NET

The Gateway to China-US Business 

INFORMATION
ZHONGMEIZIXUN.gif (1034 字节)
TRADE
ZHONGMEIMAOYI.gif (1033 字节)
INVESTMENT
ZHAOSHANGTOUZI.gif (1036 字节)
CHAMBER OF COMMERCE
SHANGHUITUANTI.gif (1023 字节)
COMPANIES
ZHONGMEIQIYE.gif (1032 字节)
NAME BRANDS
MINGPAICHANPIN.gif (1003 字节)

美欧纺织品服装市场现状、趋势与后配额时代的对策

 

        引言  后配额时代倒计时的严峻形势

        根据WTO乌拉圭回合最后协议,自200511日起,WTO成员之间纺织品服装配额全部取消。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传统大市场欧盟、美国、加拿大对我实行多年的配额也将不复存在。随着这个日子的临近,“中国制造”纺织品服装的强大竞争力引起了欧盟、美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恐慌。

    6月17日, 世界47家纺织品服装协会负责人聚会布鲁塞尔,支持去年3月要求WTO推迟取消纺织品服装配额的伊斯坦布尔宣言。毛里求斯正式要求WTO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后果。墨西哥纺织协会再次敦促政府2005年后维持贸易壁垒。萨尔瓦多等几十个出口国要求推迟取消配额。

    7月21日,美国主要纺织品服装协会和工会代表在华盛顿聚会,向来自25个州的48名联邦议员递交要求国会通过推迟取消纺织品配额的法案。声称否则未来两年全美70.2万名纺织品服装工人中的75%将会失业。并将波及全球3000万纺织服装工人。

    欧洲纺织协会更耸人听闻地预测,2005年以后,中国将占据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的50%。近月来,欧盟官方不断表示,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配额后形势,包括考虑取消中国和印度的普惠制待遇(关税将提高20%),简化欧盟企业反倾销程序,强化技术门槛等等。这些都将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输欧增加重大障碍。

纺织品服装工业是我国传统产业中就业最多、规模最大的行业。2003年就业1300多万,总产值21500亿元, 出口804亿美元。纺织品服装出口环境涉及国家和千家万户利益。取消配额后,理论上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扫除了数量限制,有利于出口的扩大;但在实际上,我国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复杂的利益再分配,面临着更加残酷的竞争。因此,认真研究世界主要纺织品服装市场特别是美国和欧盟市场的现状和趋势,研究产业链格局的可能变化和各方利益的调整因此给我国带来的重大挑战,并采取相应的冷静对策,是至关重要的

 

一、    美国纺织品服装市场基本现状和趋势

        美国是世界仅次于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美国采取的纺织品服装贸易政策常常对欧盟和其他国家产生极大影响。

       (一)持续扩大的市场:

  据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协会统计,2001年美国仅服装零售总额达到2747亿美元,比1996年的2197亿美元增长25.03%,平均年增4.6%,比同期人口增长约高3.5个百分点。据此估算,2003年总额约3000亿美元,人均消费约1020美元。

  () 国内生产萎缩,供应日益转向国外,进口更快增长:

   纺织品服装特别是服装工业在美国属于夕阳产业。由于劳动力成本高,美国日益将服装加工转移至墨西哥、加勒比和亚洲。从而本国规模日益缩小,就业持续减少。

    美国纺织品、服装和鞋类生产是合并统计的。其生产指数,服装以1992年为100.0, 2002年只有70.3,10年内下降30%。纺织品从87.0下降到76.5,降幅12.1%。加上生产率的提高,就业人数更是急剧下降。见下表:

 

   表一    美国纺织品、服装就业统计(万人)

                                      

年份         纺织品                 服装    

1975          86.8                     124.3

1980          84.8                     126.4

1985          70.2                     112.0

1990          49.2                      92.9

1995          46.9                      81.4

2000          37.8                      49.7

2001          33.3                      42.7

2002          29.3                      35.8

2003.5*     26.6                      31.9

2004.5*     23.6                      29.1

 

资料来源: 美国服装鞋类协会, * 美国劳工部

  

    纺织品和服装就业自8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下降。20045月比1985年,纺织品就业减少了72.8%,服装减少了76.6%20年来平均每年减少6%以上。

     20年来美国纺织品服装供应转向海外的趋势非常明显。进口增长大大快于整个市场销售增长的速度。见下表:

   

    表二  19902004年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增长表(金额亿美元)

                    

年份          金额(其中从中国)    比上年增长%(其中中国)   中国份额%

1990         279.35 (35.55)            4.44 ( 13.69)                 12.73

1995         439.52 (48.00)            9.93 (-2.64)                  10.92

2000         716.91 (65.27)           12.47 (6.51 )                   9.10

2001         702.39 (65.36)           -2.03 (0.14)                    9.31

2002         721.83 (87.44)            2.77 (33.78)                  12.11

(以下为服装)

2003.         612.0 (74.05)                7.4                               12.1

2004.1-5         233.0   (30.29)        -1.4 (19.9)                    13.0

 

资料来源: 美国纺织品服装办公室  美国服装鞋业协会

 

         从上表看出,1990年至2002年十二年间,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增长了1.58倍年均递增8.2%。比同期整个纺织品服装市场零售额的增长速度高出3.6个百分点。

 由于国内生产萎缩,美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规模不大,贸易呈现严重逆差。见下表:

 

      表三  美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逆差统计(单位亿美元)

            

大类          2001         2002         同比        2002.1-4         2003.1-4            同比

纱线         -0.90         -2.59        +187.8%        -0.76            - 0.83             +9.26%

布料          9.54          7.52         -21.17%          2.66              3.80            +42.86%

服饰       -64.92       -70.79         +9.04%       -19.48          -28.36             +45.59%

服装     -528.74     -540.23         +2.17%     -154.00        -184.13             +19.56%

总计     -585.02     -606.09         +3.60%     -171.58        -209.53             +22.12%

 

资料来源:美国海关统计

    作为结果,进口在美国服装市场比重日益增大。1997年,进口数量和金额分别占消费总量75.2%57.0%,2002年分别上升到97.1%75.0%2003年上半年数量占比略降到96.6%,金额占比则上升到77.3%。换言之,美国纺织品服装数量的95%以上已是舶来品。见下表:

 

 表四 美国服装市场的进口渗透度 (数量单位亿平方米,金额亿美元)

          

类别               1997()    1997()    2002()     2002()    2003()     2003()

本国生产

  (批发数)          63.87        458.0          38.91           271.0          17.88           120.0

进口                  95.66         518.0        158.26           682.0          86.64           338.0

出口                  32.39           67.0          34.24             44.0          14.81             21.0

消费总数        127.14         908.0        162.93           908.0          89.71           437.0

进口渗透度      75.2%         57.0%       97.1%            75.0%       96.6%           77.3%

 

  资料来源: 美国服装鞋类协会, 2003年为上半年数字

() 供应来源竞争激烈, 集中拉美亚洲, 亚洲和中国明显占优

 由于美国纺织品服装市场开放, 对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口依赖度高,自然成为各国激烈争夺的对象。近年来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主要来自拉美和亚洲两大板块。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墨西哥1998年超越中国,成为最大供应国。2002年部分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超过墨西哥,重新跃居首位。见下表:

 

   

 表五   2002年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来源分布

             (单位亿美元)

    

位次         国别(地区)       金额        较上年     市场份额

1            中国               87.44       33.8%       12.1%

2            墨西哥             86.19       -3.6%        11.9%

3            香港               40.32       -8.4%         5.6%

4            加拿大             31.99        1.2%         4.4%

5            印度               29.92       13.6%         4.1%

6            韩国               28.81        -1.7%        4.0%

7            洪都拉斯           24.43         4.1%        3.4%

8            印尼               23.28        -8.8%        3.2%

9            台湾               22.07       -10.8%        3.1%

10           泰国               22.03        -9.7%        3.1%

 

资料来源: 美国纺织品服装办公室

 

  2003年,美国服装进口比上年增长7.4%,达到612亿美元。加勒比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多米尼加、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海地、牙买加等)占着明显的优势,在中国之上,居进口第一位,合计比上年增长6.2%,占进口份额15.5%。中国占第二位,占12.1%。墨西哥第三位,进口额下降83%,占份额105%。越南猛增134%,跃居第7位。从多米尼加共和国(第6位)、印尼(8)、台湾(9)、印度(12)、柬埔寨(13)、泰国(14)、巴基斯坦(15)、澳门(17)、土耳其(18)和俄罗斯(20)进口都有显著增长。香港(5)、韩国(10)和加拿大(19)有较大下降。孟加拉国(4)、菲律宾(11)和斯里兰卡(16)略降或持稳。

 200415月又有新变化。整个进口同比下降了1.4%,233亿美元从加勒比地区进口同比减少4.4%(虽然仍居第一,加上多米尼加共和国合计占进口份额19.3%)。从中国进口继续猛增19.9%,续居第二位;市场份额上升到13.0%。墨西哥继续下降7.8%,份额进一步下降到10.6%。以下第四至第十位供应来源依次是:孟加拉国(同去年)、香港(同去年)、越南(同去年)、印尼(去年第8)、韩国(去年第10)、台湾(同去年)和柬埔寨(去年第13)。可见,亚洲日益占据明显的上风。如果把加勒比地区按单个国家算,前10位除节节下降的墨西哥,全部来自亚洲。

(四) 市场销售高度集中跨国零售集团手中

    虽然亚洲拉美基本主宰了美国纺织品服装的供应,但美国市场却由美国跨国公司主宰。服装零售渠道基本划分为:连锁店,约占23%;折扣店,约占21%,如沃尔玛、塔吉特、凯马特;百货店,约占18%,如联邦百货(含梅西)、拉法叶货廊、西尔斯、NORDTSOM等;专卖店,约占21%,如GAP;低价店,约占6%;邮购,约占10%,如LAND’S  END;其他1%。据2000年数字,仅沃尔玛、杰西潘尼、联邦百货、GAP、塔吉特、有限、五月百货、西尔斯和凯马特9家合计,就占整个服装市场零售额47.5%

(五) 品牌集团掌握品牌、设计和销售渠道,进行全球采购,发给发展中国家贴牌生产

  除以上零售集团外,美国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集团如liz Claiborne, Lord & Taylor, Banana Republic, Levis Straus, Eddie Bauer, Jones New York, DYNK 等控制了市场。他们不少是设计和生产公司,有自己的专卖店,或在零售集团中有专卖柜台。它们手里拿着几乎所有的品牌,设计好了后委托发展中国家贴牌加工,然后全部由它们经销。上述增长迅猛的海外供应商,包括中国,基本上是给它们打工,拿点菲薄的加工费而已。

 这些零售集团和品牌集团往往还掌握着面料来源,发给发展中国家加工。来料加工特别侧重在加勒比地区。这就是为什么如表三所示,美国在各类纺织品和服装领域都有逆差,唯有面料是顺差的缘故。

     (六)技术更新日新月异,新技术仍然被跨国公司垄断

    例如,杜邦公司发明了从玉米中提取纤维加工成SORONA聚合物继而加工成面料的环保技术,取代石化原料,手感更加柔软。联合信号公司研制出抗撕裂纺织品,比尼龙强7倍,对鞋靴、滑雪、运动衣厂家有极好的吸引力。NHEGA公司研制的高速电子提花转换系统已被LIZ CLAIBORNE整合到它的全球生产网络。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纳米防护服特别适用于防化兵。LIZ CLAIBORNE还采用了微软的SRI信息控制系统,安装在全球335家店,取代目前的POS系统。

      (七技术壁垒和保护措施日益强化

 出于本国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美国对纺织品服装进口的技术标准特别是环保标准越来越高。出于本国的劳动力成本劣势,美国反倾销调查和特保手段有加强趋势,而且日益政治化。

 综上所述,可以大体预料,在今后510年时间内,美国纺织品服装零售额仍将以高于人口增长率的速度增长。国内生产将进一步萎缩,就业还将不断减少;进口比重还会增大。中国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亚洲同拉美特别是加勒比地区之间的竞争和矛盾会加剧。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将是始终存在的重要障碍。而无论这些如何演化,美国跨国公司掌握品牌、设计、技术、面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贴牌生产的打工地位难以有根本改观

 

          二、欧盟纺织品服装市场的基本现状和趋势

     (一)  夕阳工业:生产停滞,就业减少

       同美国一样,欧盟纺织品服装工业过去20年来也出于持续下滑的过程中。1991年到2001年这10年间,欧盟25国纺织品服装增加值基本没有变化,产量只增长了5%;而同期整个制造业产量增长了51%。2001年纺织品服装工业就业占整个制造业9.5%,产值只占4.5% (1991年占6.3%)。人均生产率只有整个制造业水平的53%。尽管如此,8090年代,该行业就业人数各减少100万人左右。2001年为325.55万人, 1991年减少了28%。生产率10年间提高了32%

    与美国不同的是,欧盟曾是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的中心,今天仍然是世界重要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地区,并是世界高档时装的大本营。2001年,该行业实现总产值1595.73亿欧元,折合1914.88亿美元 (按当前汇率)。为美国规模的7.07倍。

    欧盟25国情况不同。意大利是欧盟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2001年总产值698.62亿欧元,占整个欧盟近43.8%。德法英三国各占12%左右。意大利纺织品服装(含皮革加工〕就业人数占该国制造业就业总数17%,产值占12%。比例最高的是葡萄牙,就业占33%,产值占18%。

    (二)世界最大纺织品服装进出口市场

             据世贸组织统计,2001年欧盟15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768.93亿美元占当年世界该行业进出口总额7027亿美元的25.17%。其中服装进口额792.63亿美元,占世界进口总额38.7%;出口470.88亿美元,占世界总额24.2%;均占世界第一。

       (三)出口集中在发达国家,进口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地中海国家

 2002年欧盟15国服装出口1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最大三个市场依次是美国、瑞士和日本,合计5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38%。但从百分比变化看,对美国和日本出口都是下降的;分别下降了18.44%5.21%。对俄罗斯和新成员出口则大幅增长。其中对俄罗斯(第四大市场)增长17.51%,对罗马尼亚(第五位)增长11.83%,对捷克(10)增长68.11%。对地中海地区的突尼斯(第8位)也增长了13.54%。欧盟东扩后这一趋势还将增强。

 欧盟服装进口第一位是中国。2001年进口额达到84.27亿美元。以下依次是土耳其54.05亿美元,罗马尼亚29.55亿美元,突尼斯25.73亿美元。2002年部分配额取消,进口增长5.72%,达到474亿美元。 来自中国进口大幅增长16.36%,市场份额上升到17.58%。但第二位的土耳其增长更快,幅度22.72%,市场份额上升到13.38%。第三位罗马尼亚,增长1682%,占比7.18%。第四位突尼斯,增长5.29%,占比5.7%。第五位孟加拉国增长1.2%,占比5.34%。以上五国合计占据半壁江山,份额49.18%。但除此而外,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进口普遍下降,向地中海地区集中的趋势有所加强。

 () 中国的优势

 由上看出,我国虽然是亚洲国家,在地缘市场上不占优势,但我国对欧盟出口的增长超过了其他所有供应来源。按欧盟分类的纺织品、服装、革制品三类合计,1997年我国占欧盟进口份额为16%,2002年差不多达到20%。总增量稳居所有供应来源第一位。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取消配额的商品我占有明显的优势,当年19月这部分进口合计87.4亿欧元,同比下降了1%。但从中国进口达到27.6亿欧元,猛增38.1%;净增7.61亿欧元。夹克衫、婴儿装增幅都超过一倍。

  (五)设计、经销市场掌握在跨国零售集团和品牌集团手中

 同美国相似,欧洲服装销售仍然掌握在跨国零售集团和品牌集团手中。其中专业连锁店的比重非常突出。占服装零售总额的比重,法、英、西、荷为60%左右,意大利则达70%,仅德国约50%。瑞典的H§M,英国的ARCADIA GROUP,意大利的BENETON,法国的LVHM,西班牙的ZARA等都是典型例子。时装连锁店大多有自己的设计人员,他们设计好后,寻找OEM加工,贴上自己品牌。发展中国家为其打工仍然是基本格局。

  (六)产业和贸易“调整求生存”的基本趋势

         由于来自欧盟以外低成本国家和地区进口的激烈竞争,欧盟纺织品服装工业多年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特别是2005年配额取消,进口放开后,这种趋势总体上会加紧。因此,欧盟总的方针是以“调整求生存”。主要有:

1.  加快技术改造

     一是采取政策倾斜,支持落后企业的技术更新和改造。二是重点扶持南部(意大利、葡萄牙等)纺织服装工业。三是原有大力研发高技术、高质量产品。室内装潢、装饰、医用和特殊工业用纤维等生产增长很快

2.  加紧全球化生产加工布局

大经销商和大品牌集团正向合作加工、安全供货和中期订货方向发展。其中一是加快境外加工步伐,主要在10个新成员国。它们的生产成本比15国平均低20%,而且地理相邻,商业环境良好。二是设计、面料和加工日益合作。据法国针织协会下属EUROVET公司对240家欧洲最大服装经销商、品牌集团和服装生产商调查,今后日益流行的方式将是服装经销商、品牌集团设计确定服装风格,由服装加工商负责从面料到成品的采购和制作。制造商和面料商形成固定的合作,其中一些面料商将成为制造商。

3.  供货来源东欧、地中海和亚洲三分天下

欧盟15国将日益增加从10个新成员国加工进口。由于它属于区内贸易,不算入欧盟从区外进口。后者则将由地中海国家和亚洲竞争。其中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北部国家倾向于价格因素,因而更多从亚洲国家进口。南欧国家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则倾向于地中海国家。法国介于两者之间。据调查,法国服装经销商采购总额的21%来自欧洲,35%来自地中海国家,44%来自远洋。

 

           三、后配额时代全球产业链的利益格局和严峻形势

     (一)我国出于三重矛盾夹击中

       1.美欧国内纺织品服装工业和进口国的矛盾

             特别是美国,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和工会将不断施加压力,要求限制我国产品,并常常倾向于故意拔高,将其政治化。美国全国纺织品组织联合会总裁卡斯.约翰森721日对媒体毫不掩饰地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把美国每一名纺织工人政治化”。

2.美欧产业链供应国同我国的矛盾

        美国的一个重要产业链是将面料输往加勒比地区,贴牌加工后返销美国。这可以保持它的面料优势和地缘市场利益。在墨西哥萎缩后尤为重要。欧盟的重要产业链是地中海沿岸和非加太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为此欧盟肯定要通过取消中国普惠制待遇来保护后者。

3.亚洲国家地区之间的矛盾

           竞争将更为激烈。我国出口的迅速增长显然伤及它们利益。而且其发展势头也不容小嘘。特别是越南、孟加拉国、泰国、印度。

         (二)“中国威胁论”被夸大了

           只要看看统计就知道,2004年中国在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中的比重只不过恢复到1997年水平。2002年美国服装对全球贸易逆差只增加了10.54亿美元,占同年该类零售总额0.36%;其中对中国逆差增加6.80亿美元,0.24%。而第二年美国服装工业就业人数比上年减少8.72%。显然无法从贸易逆差上得到解释。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只相当于后者国内产值的4%。

      既然美国纺织品和服装的97%依赖进口,无论配额取消与否,这个局面都不会发生质的变化。根据美国本身技术的进步,纺织品服装工业平均每年生产率要提高34%,因此就业逐渐减少是合理的。不可逆转的。即便没有中国,别的国家和地区也会填补这一空白。

  (三) 贸易壁垒肯定会强化

    包括: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等等。

        美欧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防范和指控将集中在劳工标准和环境标准上。理由是中国产品劳动力成本低廉的重要原因是工人工资太低,没有保障。生产设施简陋(从而成本低廉),不符合环保标准。

      (四)需要非常重视这种可能性

尽管我国一再遭受反倾销或特保限制,尽管美国某些人将“美国每一个工人政治化”,但真正甩开国内工厂,拿到国外加工,造成进口大增的是美国哪些跨国零售集团和品牌集团。据报道,美国著名品牌集团JONES APPAREL2004年二季度净收入达到10.53亿美元,同比增长7.4%;每个部门业绩都有增长。每股收益61美分,同比增加5美分。而这时华盛顿正举行大规模游说,纺织服装界正拼命压国会通过立法推迟取消配额。其实JONES的利润主要是从国外获得的

        基本格局是:美国的跨国零售商、品牌商掌握设计、技术、销售,有时还有面料,然后让发展中国家贴牌生产,主要利润落入自己。后者只获得可怜的加工费,还要不时遭受反倾销、反补贴或特保调查,继尔遭受不公平待遇(非市场经济地位尺度),还常常成为厂家和工会指责的对象。它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工业无论在技术、生产率(附加值)、品牌和经销渠道上都远远处于于从属地位我国虽然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但远不是强国。在国际分工中仍然出于弱势地位。

 

               四、对策建议

             (一)清醒认识,战略上有充分信心,战术上充分重视。

  从总体上看,配额的取消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和国际化经营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由于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今后510年全球化扩张完全可能出现一个大发展。

  同时,我们不应简单停留在增加出口上。美欧产业和市场格局充分表明,纺织品服装是最全球化的产业之一。配额的取消是WTO自由贸易体制的体现,必将大大促进全球纺织品服装工业生产分工和供应格局的全球化,极大促进整个世界全行业技术的巨大进步。因此,我们应以后配额时代到来为契机,大力推进我国纺织品服装工业生产、营销、资本运营、技术研发乃至整个再生产流程的高度全球化、高级化。

 但在战术上,要充分看到上述三种矛盾的交叉压力,周密对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失误。要充分看到美欧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长期性、复杂性,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的残酷性。

          (二)以掌握出口增长速度和价格为中心,建立完善全行业出口监测、预警和管理体系。

    事实一再证明,凡是美欧对我国发起反倾销、特保指控,或针对整个中国产品的责难,其直接原因往往是进口增幅过大,而价格低廉(就纺织品服装而言,美国市场价格20年来上下波动不超过5个百分点)。这里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正当的。即我国产品生产和营销确属市场化行为,确实成本低廉。二是有问题的。即企业互相低价杀价,争夺市场,不知祸之将至;或者贴牌生产,对客户毫无所知,听凭中间商扰乱市场而无能为力。因此,政府要建立这样的体系,行会、商会执行日常功能并协调企业。企业要参加这一系统。可以按产品大类成立各种小体系,企业必须成为会员。如明知预警还要违反,按行规停止出口交运,由海关把关。

    (三)后配额的最初一两年内,尝试建立主动限制机制。

           即限制对主销市场出口增长速度。达到一定百分比即暂停。这主要适用于一般贸易。对加工贸易,厂家必须在合同中保证获得最终价格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防止低价竞争。

      (四)遇到进口国贸易限制或反倾销、反补贴情况,政府、行会、企业一条心,积极应对,抗争到底。

   (五)转变观念,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全面走向高技术化,全球化。 

     美欧纺织品服装市场格局和后配额时代的严峻形势表明,靠传统的大量低附加值出口已经快要走到尽头

    从上面分析中不难发现,美欧本土纺织品服装工业虽然是夕阳工业,但产品档次、技术水平从而附加值都远远高于我国。20041-5月,美国国产纺织品和服装数量仅占市场全部销售量的3.4%,金额却占22.7%2001年,欧盟纺织品、服装、革制品缝制加工行业325.55万人创造了1595.73亿欧元产值。全员生产率为4.90 万欧元,按现行汇率折合约49万元人民币。我国2003年按全行业1300万人总产值21500亿元计算,人均生产率为16.5万元。为前者三分之一多一点。因此,今后的道路应以高档次、高技术、高附加值为取向。全面技术更新升级为核心,大大加快新面料、新染整技术和信息化控制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产品升级换代,逐步淘汰低档产品。

   (六)加快走出去。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努力在进口国建立分公司,注册为东道国企业,直接进入销售渠道,减少被动打工。

   (七)努力同跨国零售、品牌集团全面合作。

      一种是投资参股,买下一部分销售渠道。或者相互参股,利益与共。另一种是同世界知名品牌集团合作,逐步开发自己参与的自主品牌第三种是买下东道国纺织品生产企业,连锅端。例如上海海欣集团买下纽约格利奴集团纺织分部,既获得了更好的面料,促进了我国面料引进,又现成获得了其46个品牌和全部销售渠道,还保持了工厂开工和全部人员继续就业。可谓三赢。探讨收购一批美国经营不善的纺织服装厂,留住工人,同时以它为契机,打通美国先进的研发、设计、品牌、零售渠道。并增加美国资本市场融资条件。同自己国内生产和国际销售统筹运作。

    (八)还可以探讨在加勒比或东欧收购、建立一些纺织品服装厂。

    视同这些国家出口。我们不应简单停留在单纯追求我国出口的增长,而应追求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九)缺少条件的中小型企业,可以积极探讨团队出海,在例如纽约建立中国纺织品服装批发交易中心。

          一方面出口,另方面积极引进和就地结盟跨国零售、品牌集团。国家尽力给予必要的 支持。

    (十)从现在起至少三年内,在全国大规模进行后配额时代培训,主要面向企业。

   既进行相关市场、WTO游戏规则、政策、法律基本知识培训,又集中各种业务资源,为受培训的企业一对一提供实际帮助和牵线搭桥。

 

                      国际商报顾问、中国外经贸杂志总编辑 何伟文

 

                         WTO 全球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峰会

                                2004818-20  浙江绍兴


INFORMATION
ZHONGMEIZIXUN.gif (1034 字节)
TRADE
ZHONGMEIMAOYI.gif (1033 字节)
INVESTMENT
ZHAOSHANGTOUZI.gif (1036 字节)
CHAMBER OF COMMERCE
SHANGHUITUANTI.gif (1023 字节)
COMPANIES
ZHONGMEIQIYE.gif (1032 字节)

NAME BRANDS
MINGPAICHANPIN.gif (1003 字节)

 美中商务中心 CHINA US NET GROUP INC      
原址: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 4631-4633
ONE  WORLD  TRADE  CENTER  #4631 --#4633 NEW YORK NY   10048

911 AFTER   NEW ADDRESS: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911后现址:美国纽约帝国大厦7106)
350 Fifth Avenue, Suite 7106 New York NY 10118
Tel:212-695-8008 Fax:212-695-0071
E-mail: chinaus@verizon.net  dk.yao@verizon.net

Copyright ©1998-2004 China US Net Group Inc& Original Creator  All rights reserved.